臺北市長蔣萬安今(18)日出席「114年臺北市政府優秀青年公務人員表揚典禮」,頒獎表揚市府優秀青年公務人員,他在致詞時感謝獲獎優秀青年為市府做出的貢獻,以及家人們的諒解與陪伴,做他們最堅實的後盾。蔣萬安表示,今天能夠脫穎而出的獲獎青年公務人員都非常的不容易,因為人事處是從各界推薦的59位優秀青年公務人員中,經過特別嚴謹的篩選後選出了15位獲獎者。各位是龐大臺北市政府中最頂尖、優秀、年輕的市府同仁,他身為臺北市大家長對此非常感謝,因爲大家都年輕、優秀又專業,很多臺北市政的推動,其實是靠大家非常辛苦規劃、研擬及執行才做出來的。蔣萬安接著說,今天很多親人、家人陪同獲獎青年公務人員一起出席受獎,他要跟家人們講,他們是臺北市政府所有市府同仁的表率,真的非常優秀,所以他除了非常的感謝之外,也希望他們能夠繼續加油、繼續為臺北市努力;另外,他也希望所有獲獎的同仁,也應該謝謝親愛的家人,因為有他們的陪伴,一路默默地支持,才能培養大家到今天、獲得豐碩的成果,家人們是最強的後盾、最有力的靠山。蔣萬安在致詞最後表示,未來他一定全力支持優秀青年公務人員們,他們才是臺北市未來發展10年、20年,甚至30年最重要的力量。除了市府對這15位獲獎者給予3萬元的禮券、5天的公假外,他也表示市府持續和議會溝通,未來議員索資案以三天回覆為原則,有需要就是延長至一周,他覺得這是最實際、最能減輕同仁負擔的措施,未來市府都會全力來做,並再次恭喜今日獲獎的優秀青年公務人員們。
大同分局民族路派出所警員日前擔服備勤勤務,期間一位男性民眾走進派出所詢問是否有人撿到手機送至派出所,由於該民眾具有聽覺障礙,無法以言語溝通,只能透過紙筆與警方交流。當警員仔細查詢後告知該時段並無民眾送交拾得手機,該民眾一臉神情沒落,隨即獨自步出派出所,打算自行外出尋找。警員見其走入車流中搜尋,擔心其因聽覺受限而無法察覺周遭車輛動態,恐生危險,便主動陪同民眾一同在街頭巷尾仔細尋找。最終,在路邊成功找到民眾遺失的手機。該民眾對警方主動伸援手深表感激,離開派出所不久後,還特地返回送上一杯飲料以表謝意,讓人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暖與善意。大同分局提醒:平時應多加留意自身隨身貴重物品,尤其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時,務必在下車前檢查隨身物品是否遺落。現今智慧型手機多具備緊急聯絡人或鎖屏醫療卡功能,建議民眾善加設定,若有好心人士拾獲並送至派出所,也便於協助聯繫失主。
為肯定青年公務人員對市政發展的貢獻與努力,本府人事處首次串聯本府青年局辦理114年臺北市青年赴海外實習錄取人員之授旗活動,於114年6月18日上午假該局6樓國際會議廳舉辦「114年臺北市政府優秀青年公務人員表揚典禮」,共表揚15位優秀青年公務人員,每人可獲等值禮券3萬元、5天公假,並請市長親自頒發獎座,以肯定每位獲獎者在各自崗位上所展現的專業與熱忱,現場特別邀請獲獎者之家屬及機關代表共襄盛舉,見證這份榮耀與光彩。今年獲選優秀青年公務人員的15位同仁,都是經過機關首長推薦,再由市府以客觀、嚴謹的審查程序並討論後脫穎而出;分別在青年政策、產業發展、食品安全、托育整合等不同領域都有優異的表現,其中率先推動本府青年赴海外實習計畫的青年局科長陳俊賢,自青年局成立以來,積極與前瞻性國際企業、非營利組織及政府機關洽談海外實習機會,選送本市青年赴海外短期實習,掌握國際發展趨勢,並推動青年局海外志工計畫、訂定本府促進青年國際發展補助要點,強化本市青年聚焦多元服務領域、參與國際活動,開拓國際視野,培力成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未來領袖,對於青年職涯發展及國際交流之推展不遺餘力。此外,深耕地方服務及產業發展的南港區公所課長黃逸羣,颱風期間於第一線執行區政防災業務,完成災前潛勢地區整備及家戶訪視工作,於災後復原階段主動協調並調度地方資源投入搶救事宜,強化本市防災韌性,整合在地公私部門共同舉辦文創相關活動,發揮創意推廣地方特色產品,為傳統產業注入年輕活力,活絡產業發展。本次表揚典禮除邀請得獎者家屬到場並上臺合影,包括財政局局長胡曉嵐、工務局局長黃一平、社會局局長姚淑文、環保局局長徐世勲、都發局局長簡瑟芳、法務局局長連堂凱、青年局局長周羿希等一級機關首長,以及100多位機關同仁,均一同出席表揚典禮,共享榮耀。
面對AI科技迅速發展與全球永續轉型的雙重浪潮,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今(18)日宣布,正式推出114年下半年度職能培育與進修課程,超過60門實務導向訓練全面上線,針對青年、新住民、中高齡與在職者量身打造「韌性職能」,協助市民強化面對職場變局的關鍵能力。針對失待業者的職能培育課程,聚焦職能重建與產業接軌,內容涵蓋ESG永續管理、Python機器學習、生成式AI應用、網路商店AI整合等新興技能,協助學員掌握低碳與數位經濟的發展趨勢。同時,也規劃包含水電工程、冷凍空調、汽車板噴、照顧服務等傳統技職課程,並特別保留新住民與中高齡學員名額,落實就業公平,推動職場多元與包容。在進修課程方面,學院兼顧實用性與前瞻性,例如「綠力學堂」融合園藝療癒與環境美學,成為現代人放鬆與創意表達的綠色出口;「中小企業碳盤查」課程則協助企業從業人員掌握永續治理重點與法規因應策略。其他課程還包含Rhino 3D珠寶繪圖、AI數位創作、數位晶片設計、社群行銷、3D打版、蠟雕與琺瑯技藝等,橫跨科技、設計、手作、服務與餐飲等產業領域,展現學院課程的多元與彈性。臺北市勞動局長王秋冬表示:「當產業加速轉型,我們的學習也不能停滯。職能培育不僅是協助職涯選擇,更是打造未來韌性的關鍵橋梁。」他強調,未來勞動局將持續把AI科技、淨零碳排與跨領域思維導入課程設計,實踐「不讓任何人掉隊」的理念。職能發展學院主任高俊儀則補充:「我們以青年、新住民與中高齡族群為支持核心,致力打造人人皆可學、處處皆能學的終身學習場域,實踐包容性與公正性的轉型願景。」無論你正在尋求就業、轉職、創業,或是希望精進專業技能,都能在這一系列豐富多元的課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與機會。立即加入學習行列,掌握未來關鍵職能,開啟你的綠色職涯與數位新局。更多課程與報名資訊,請上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官網查詢:https://www.tvdi.gov.taipei。
發稿單位:臺北市政府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新聞聯絡人:黃櫻花 秘書電 話:1999轉2073手 機:0952-095688傳 真:02-27205996發稿日期:114年6月18日展覽日期與地點 • 展覽時間:114年6月18日(三)至10月8日(三) • 展覽地點:凱達格蘭文化館地下一樓藝文特區 • 開幕茶會:114年6月20日(五)10:30-12:00 • 開幕地點:凱達格蘭文化館一樓大廳…
今(18)日中午12時許,臺北市內湖區成功路四段一處民宅後方山坡地,發生一起捕蜂作業意外。本府動保處委外廠商人員於執行高處蜂巢清除任務時,因不明原因受困吊掛於樹上。經警消趕抵現場協助脫困,惟人員送醫後仍不幸宣告不治。臺北市動保處表示,該捕蜂案件係由民眾透過1999市民熱線通報,本處接獲通報後,隨即派案由委外廠商派員前往現場執行高空捕蜂作業。目前詳細事故原因已交由檢警進一步調查釐清,勞檢處亦將同步啟動相關勞動檢查程序。動保處表示,後續將督促委外廠商全面檢討並強化戶外作業安全機制,確保人員執行任務時之生命安全,同時,也將全力協助家屬申辦後續保險理賠事宜。
單位:臺北市家庭教育中心地址:臺北市中正區仁愛路1段17號6樓業務聯絡:臺北市家庭教育中心推廣教育組 周映伶 管理員 02-25419690分機608新聞聯絡:臺北市家庭教育中心 官月蘭 主任 0963-826-767【發稿日期:114年6月18日】【主題:北市推家庭「傾聽日」:每週一天,用心傾聽,守護孩子心聲!】 您有多久沒有好好聽孩子/長輩說話了呢?您還記得上一次和另一半聊心事是什麼時候嗎?隨著7月18日「世界聆聽日」即將到來,臺北市將「仔細留意聲音的情感」倡議擴及至家庭關係,鼓勵所有家長,每週可以撥出一天「傾聽日」,放下手邊的忙碌,專心聽孩子內心的聲音,逐步打造起溫暖的「傾聽」文化! 許多家長常感嘆孩子長大後和自己無話可說,怎麼會越來越難以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呢?其實,面對這樣的煩惱,不妨可以先從「傾聽」開始,因為,唯有大人願意真誠地聆聽,孩子才願意敞開心扉;當孩子願意說,家長才有機會讀懂他們的求救訊號。這樣一份建立在「傾聽」基礎上的信任與連結,將更有助於大幅降低年輕人的無助感。 臺北市家庭教育中心主任官月蘭提到,「聽」這個字,拆開來看就是「耳朵為王,十目一心」,它提醒著我們,在親密關係裡,不論親子、伴侶或家人之間,「傾聽」,不僅僅是用耳朵接收聲音,還包含了眼神的相視含情,是除了用「耳朵」聽,也用「心」感受,這份深層的傾聽,強調的是不評價、不急於回應自己的想法或感受,而是全心全意地理解對方的表達。 為此,臺北市家庭教育中心推出一系列課程活動,7月11日與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合辦心閱讀家庭韌力烘焙房「聽見孩子的聲音:在尊重與孩子同行」線上講座,也有專為新手家長庭設計的「親密關係工作坊」線上課程,以及提供未婚市民朋友參加的「親密互動我和你」系列課程,協助伴侶們在日常生活中練習傾聽與溝通,增進彼此的信賴與情感連結。 歡迎所有家長與市民朋友,透過參與課程活動,學習並實踐「傾聽」的藝術,為家庭注入更多的理解與愛。打造一個「家長願意聽、孩子願意說」的環境,陪伴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更多活動資訊歡迎至中心官網(https://family.gov.taipei/Default.aspx)課程及活動瀏覽、報名。臺北市家庭教育中心新聞稿1140618-北市推家庭「傾聽日」:每週一天,用心傾聽,守護孩子心聲!.pdf
隨著夏季來臨,臺北市動物保護處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於114年暑假共同舉辦「認識臺灣獼猴」駐站宣導,自6月21日起至10月25日止,每週六、日上午9時10分至12時10分、下午2時至5時,持續在臺北市多處地點進行。辦理地點涵蓋北投區馬槽、橫嶺古道及社區、士林區天母古道等共31場,並延伸至113年曾目擊獼猴出沒的內湖、文山與信義區辦理6場。近年來宣導活動已舉辦超過200場、觸及人次逾2萬,並獲得社區居民與遊客廣泛肯定,成為持續推動人猴和諧共處與生態教育的重要動力來源。 北市動保處表示,臺北市三面環山,許多山林與住宅區相鄰,特殊的地理條件使臺灣獼猴日漸出現在社區、校園及步道周邊。獼猴是雜食性動物,山裡的山香圓、柚葉藤、紅楠、大葉楠、薜荔等植物都是牠的食物,並不會因為飢餓而進入人類生活空間。如果民眾不當餵食,反而會引誘獼猴,成為牠認定的「覓食熱區」,並增加人猴接觸與衝突風險,或導致猴群依賴人類投食與行為改變。 為落實臺灣獼猴「不餵食、不干擾、不接觸」三不原則,北市動保處除採取驅趕與防堵措施以降低獼猴進入社區的頻率外,也與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合作,加強志工老師專業培訓,活動前特別辦理由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張仕緯組長主講的專題講座及「三不原則」馬槽培訓營,協助志工以專業知識引導民眾建立正確的與猴共處觀念與應對方式。動保處也呼籲市民朋友一同遵守三不原則,避免因餵食行為導致獼猴對人類環境產生依賴與冒進行為。暑期戶外活動也可以到場親自與志工老師互動,認識獼猴的生態習性與保育觀念,學習化解人猴衝突的小撇步,更多資訊可追蹤自然步道協會的臉書粉絲專頁連結搜尋。
大同分局寧夏路派出所警員日前擔服值班勤務時,突然有1名男孩額頭冒汗、眼中含著淚水,一拐一拐地走進派出所求助,男孩表示剛剛騎自行車不慎摔倒受傷,右膝蓋擦傷且流著血,但因傷勢不嚴重,不需要麻煩救護車,希望警察叔叔可以幫忙包紮傷口,讓他可以走回家,警方聞言便立即取來派出所內預置之救護箱,為其處理傷口。經安撫好男孩情緒後,得知該名男孩今晚騎自行車外出,不料返家途中,因天雨路滑,不慎滑倒受傷,起身後感到膝蓋疼痛,察覺受傷流血,驚恐徬徨之際,見派出所就在不遠處,頓時鬆了一口氣,連忙進入派出所內找警察叔叔幫忙。簡員見狀立即拿取所內救護箱先予止血,副所長吳靖渝亦至值班台協助清理傷口並為其包紮。警方進一步詢問家中電話欲聯繫家長前來接其回家,懂事的孩子表示他家就在附近,等一下包紮完就可以自行走路回家了,因媽媽最近感冒,身體也不舒服,不想麻煩媽媽再跑一趟,警員感動男孩的堅強與獨立,待傷口處理妥善後,便隨行護送男孩回家,亦提醒後續應至醫院檢查傷口以免感染,男孩對於警察叔叔及阿姨熱心的幫忙頻頻道謝。大同分局表示,警察是人民保母,在打擊犯罪、維護治安之外,若民眾有任何需要幫忙,警方均會秉持著服務熱忱,為民眾提供協助,守護著社區每一個人,讓民眾安心且放心。
臺北市長蔣萬安今(18)出席中正運動中心重新啟用典禮,與市民一同見證這座運動地標的嶄新風貌。蔣萬安強調,打造臺北成為「運動之都」是市府團隊的重要目標。臺北市運動中心每年吸引超過1,000萬人次進出,規律運動人口比例高居六都之冠,並榮獲《遠見雜誌》運動城市排行第一名。蔣萬安期許未來將規律運動人口提升至40%,運動場館使用人次提升25%,讓運動成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蔣萬安表示,中正運動中心自6月13日開放免費試營運以來,已累計近2萬人次入場,社群平台上也充滿市民朋友分享開箱文,包括羽球場地優良、游泳池無氯氣味、健身房器材齊全且空間舒適、課程多元、教練專業等好評,顯見市民對新環境的期待與喜愛。中正運動中心採促參模式,引進民間經營思維與創意,蔣萬安也特別指出多項升級的亮點,包括:蒸氣室、烤箱、淋浴間全面翻新,增設親子淋浴間,打造性別友善空間;溫水游泳池導入AI防溺設施與電解鹽消毒系統,提升安全性並減少氯味;提升館內燈光照明、加裝空氣品質檢測器,營造明亮健康的運動空間;雙北唯一首度引進「器械皮拉提斯」設備與課程;空氣槍射擊場更新照明與子彈檔板,引進全新電動靶機設備;導入由中安扶輪社與臺科大團隊開發的運動儲能設備,將動能轉為電能,讓運動結合永續生活。蔣萬安上任以來推動設立9處特色運動館,如預計明年完工的新生館以友善身障者需求為優先規劃,克強館則聚焦兒童體適能,木柵館規劃草地球類運動場域,港工館引入AI分析輔助棒球訓練,期望打造智慧、親民、全齡友善的社區健康樞紐。對於現有12區運動中心,蔣萬安表示也會持續升級優化。目前南港運動中心正在整修,預計8月底試營運、9月正式營運,屆時將以嶄新面貌與市民見面。此外,各運動中心也將配合「U-Sport 臺北樂運動」計畫,讓市民累積點數折抵課程費用,實現「動愈多、賺愈多」,更賺到自己的健康。中正運動中心建於 2006 年,是臺北市第三座成立的運動中心。今年1月進行全面翻修,設施設備全面升級,已於6月13日試營運,並將於6月20日正式營運,蔣萬安邀請市民朋友踴躍前來運動、顧健康,共同推動臺北成為名副其實的運動之都。